影响猪粪发酵有机肥料的主要环境因素
发布时间:2023-07-11
影响猪粪发酵有机肥料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温度、水分、CN和pH。在工厂化发酵中,通过人为调控,为好氧微生物活动创造适宣的环境,促进发酵的快速进行。
具体各条件下的影响如下:
(1)温度影响:
温度是显示好氧发酵中微生物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温的产生标志发酵过程运转良好。工厂化发酵要求周期短,般为10-20d。通常采用翻料和强制通风的方法来改善供氧状态促使前期物料快速升温和维持中期60~65℃的高温。猪粪的不良物理形状是影响发酵升温的主要障碍,必加入高CN和低水分的有机物予以改善。
(2)湿度影响:
水分是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好氧发酵工艺中,物料适宜的含水率为60%~70%。物料含水过高过低都影响好氧微生物活动,发酵前应进行水分调节。物料含水率小于60%,升温慢,温度低,腐解程度差:大于70%,影响通气,形成厌氧发酵,升温慢,腐解度亦差。鲜粪一般含水量较高,降低含水量的方法是掺合低含水分的有机物料。如糠壳、泥炭、锯末、秸秆等。这些辅料还促进水分的散失。

(3)CN影响:
CN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营养条件。通常微生物繁殖要求的适宜CN为20~30。猪粪CN平均为14。单纯猪粪不利于发酵,需要掺合高CN比的物料进行调节。上述调节含水率的物料都具有高C/N比,也是良好的CN掺合料。
(4)PH值影响:
酸碱度对微生物活动和氮素的保存有重要影响。畜禽粪工厂化发酵是好氧发酵,有大量氨态氮生成,使pH升高,发酵全过程均处于碱性环境,高pH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增加氮素损失。可以加入稻草、锯末、谷糠等辅料,促进氮的生物固定,并降低主料中氮在发酵过程中的矿化率,减少氨态氮的挥发损失。新鲜猪粪与其应用无害化菌剂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经过微生物高温分解和热交换,水分大量失出,其含量减少30%~40%,有机质含量提升约1倍,氮素养分相对提升1~4倍,磷提升2~8倍,钾提升约10倍DH由中性变成微碱性,增加有益微生物13~1.5亿g。
- 牛粪处理方案对比:发酵罐、条垛式、槽式哪种更适合牧场?2025/11-07
- 城市有机废弃物解决方案:立式发酵罐快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025/11-06
- 城乡废弃物再利用:发酵罐在果蔬垃圾肥料化中的核心价值2025/11-05
- 猪粪发酵罐助力生态养殖:揭秘其如何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目标2025/11-04
- 猪场粪污处理中心设计:以发酵罐为核心的工艺布局与场地规划2025/11-03
- 有机肥发酵罐7天快速出料原理:智能温控与微生物菌剂协同作用2025/11-01
- 城市污泥/餐厨垃圾处理选型:为何立式发酵罐是主流方向?2025/10-31
- 发酵罐 vs 槽式发酵:从占地面积与环保标准角度的终极对比2025/10-30









